跳到主要內容


【肥胖、代謝症候群與第2型糖尿病--營養與分子層面】國際學術研討會即將於4月26日於本校立夫教學大樓B1國際會議廳舉辦

日期:2011-04-26

資料來源:營養學系 張芷淇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報名】報名時間3月21日至4月21日,請上網報名(由營養系首頁進入)
 
【繼續教育學分】
  營養師公會:台北場或台中場每場專業課程積分3.6點
台灣肥胖醫學會、台灣醫用營養醫學會: 台北場或台中場每場乙類2學分(不收學分認定費用)
 
【聯絡人】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趙蓓敏教授(TEL0422053366 ext 7509;  email: pmchao@mail.cmu.edu.tw
 
【場次、時間、地點及內容】
1.    台北場: 100425日(星期一)下午
地點:實踐大學台北校區N棟國際會議廳(N-B2F)
Time
Speaker
Topic*
Moderator
12:20
報到
12:50
 
Opening Remark
Prof. Milton Mung-Shiung Shieh
謝孟雄教授
實踐大學董事長
13:00
Prof. Lee-Ming Chuang
莊立民 特聘教授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代謝內分泌科
Childhood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in Taiwan
Prof. Huang Kuo-Chin
黃國晉 教授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暨亞太肥胖醫學會 主席
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暨預防保健科主任
14:00
Prof. William T Cefalu
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LSU System, Baton Rouge, LA
Current concepts about chromium supplement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Prof. Mark L Wahlqvist
NHRI 衛生政策研發中心 客座教授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創刊主編
15:00
Coffee Break
15:20
Prof.  Eric  Ravussin
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LSU System, Baton Rouge, LA
Impact of caloric restriction on biomarkers of aging
Prof. Ching-jang Huang
黃青真教授
台大生化科技學系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營養醫學所特聘教授
16:20
 
General Discussion
 
 
2.    台中場100426日(星期二)
地點:中國醫藥大學立夫教學大樓B1國際會議廳
Time
Speaker
Topic*
Moderator
12:50
報到
13:20
 
Opening Remark
Prof. Jong-Tsun Huang
黃榮村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13:30
Prof. Wen-Harn Pan
潘文涵 教授
中央研究院生醫所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醫療保健組
What does BMI mean?
Prof. Walter Chen
陳偉德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14:30
Prof.  Eric  Ravussin
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LSU System, Baton Rouge, LA
Effect of caloric restriction with or without exercise on metabolic health: The fitness versus fatness debate
Prof. Shin-Da Lee
李信達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系
15:30
Coffee Break
15:50
Prof. William T. Cefalu
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LSU System, Baton Rouge, LA  
Plant-derived therapeu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Prof. Wayne Huey-herng Sheu
許惠恆 主任
台中榮總內科 
台灣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16:50
 
General Discussion
 
17:30-19:30
 
Welcome party
* Each topic includes 50 min presentation and 10 min discussion

 

【講者簡介】
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PBRC)是國際間聲名卓著之肥胖與糖尿病研究中心,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Baton Rouge市。本研討會邀請的兩位教授Drs. Eric Ravussin與William Cefalu可說是PBRC的代表性人物。他們不但經常參與美國國家級重要臨床大型研究計畫及政策制定,發表了許多重要的研究論文,也是相關領域重要學說的指標性人物。
 
The Vinus of Willendorf (維倫多夫維納斯)是歷史文物中推測肥胖最早出現證據(舊石器時代)。2010年國際肥胖研究學會(IASO)將最高榮譽的Willendorf 獎頒給了Dr. Eric Ravussin。在此之前Dr. Ravussin已陸續獲頒1990 Andre Mayer award (IASO)、2001 E.V. McCollum Award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2006 TOPS Award (The Obesity Society),肯定他在肥胖領域卓越的研究成果與貢獻--源源不斷提出的新見解,並執行研究證明這些觀點。
 
Dr. Ravussin活躍於Obesity Society,2006-2008年曾任President of the Obesity Society,他專門研究人類易胖體質個體差異--聚焦於能量支出、脂肪酸氧化代謝、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個體差異背後之分子機制。同時專精於研究熱量限制所引發生理效應。此次來訪他將帶來限食影響老化與長壽相關生化指標的最新研究,並分享限食及運動對代謝之獨立與交互影響,他的研究成果一向是施行將運動納入減重計畫以改善代謝體適能之重要依據。
 
Dr. William Cefalu不但從事研究也是臨床醫師,致力於將臨床醫學發現轉譯為臨床照護。研究包括糖尿病患臨床照顧與併發症控制、以吸入性胰島素(Exubera)取代注射,鉻補充或植物萃取物(狹葉青篙、藍莓、苦瓜)用於改善胰島素阻抗…等,Dr. Cefalu不但參與美國及國際間糖尿病治療及對策政策之制定,並在Coypu基金會資助下負責成立John L. McIhenny Laboratory,任務為開發增強胰島素作用植物成分之高效篩選平台,並負責主持由NIH資助之Botanical Research Center: Botanical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2005-2015),目標為發掘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及有利血糖調節之植物成分,由機制探討延伸至人體臨床試驗。相信其豐富的研究、臨床與授課經驗(Dr. Cefalu於Tulane Medical School教書期間多次獲得教學優良獎) ,將使國內糖尿病臨床工作者受惠良多。
 
台大醫學院代謝分泌科莊立民教授,長年致力於國人第二型糖尿病之分子遺傳學研究。在糖尿病之分子遺傳學方面,證實不同種族之間存在著胰島素阻抗性及胰小島細胞功能之差異性。 在胰島素作用之分子機轉方面,從胰島素與介白素4之訊息傳遞之研究發現二者有共通之特性,並以Microarray找出約20個基因之表現,與STAT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ranscription)之訊息傳遞路徑有關,目前正積極研究其臨床意義。在研究肥胖與糖尿病發生之關聯方面,利用Differential display找出約50個基因之表現與脂肪細胞之分化有關,部分與PPARγ有關,且PPARγ基因之變異與國人之體型與胰島素敏感性有關。其選殖其中之人類SH3P12基因,並得到人類基因體組織(HUGO)之命名委員會認可,給予這一系列基因之第一個基因名稱:SORBS1(Sorbin homology and SH3 containing 1)。接著找到14種SH3P12基因之SNP,其中有一個造成胺基酸之多樣型,發現與人類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有密切之關聯,此為全新之發現,目前正分析其胺基酸之改變如何造成胰島素作用不良與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肥胖是冠心症之重要因子:莊教授最近之研究發現脂肪組織分泌之adiponectin在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冠心症患者之血中減少,以實驗證明用thiazolidinedione之類的藥可以提高此基因之表現;當肥胖時合成此蛋白之組織增加但分泌反而減少,乃認為有些因子可調控此基因之表現。因此當觀察肥胖者施以減肥,證明脂肪組織減少而血中adiponectin濃度反而上升,adiponectin已被證明會抑制吞噬細胞之活化,而可能與動脈硬化有關,這些臨床處理或可經由提高血中adiponectin濃度而改善冠心症之危險性。
 
中研院生醫所的潘文涵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營養流行病學家。她系統性地建立國內的全國營養建康調查資庫,對建立國人營養健康狀況基本資料的貢獻,功不可沒。是營養學界所熟知的。目前國人肥胖定義之切點,即源自於她對國人營養流行病學的研究成果。潘教授近十多年更致力於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台灣漢人的病態肥胖與 2 個基因高度相關,並報導了在這兩個基因上預測病態肥胖的三個「單一核酸多型性」新位點。這兩個基因分別是 ESR1 和 PPARγ。去年更榮獲亞太地區臨床營養學會2010年度獎,表彰她對亞太地區民眾的營養健康、及福祉之傑出貢獻。
 
本學術研討會邀請的Dr Ravussin 與Dr. Cefalu兩位美國教授均專精於將基礎醫學轉譯為臨床應用,再加上國內長期深耕肥胖、代謝症候群、與第2型糖尿病研究而蜚聲國際之潘文涵與莊立民教授,這場演講精采可期。誠摯歡迎有興趣的研究人員、臨床工作人員及學生們踴躍參加。

兩位大師難得來台,他們風趣平易近人,計畫下常提供多名PhD/MD與 Postdoc positions機會,不論您是已投入、或未來想投入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尖端研究,台中場會後有一場Welcome party提供大家在食物+音樂=放鬆氣氛下與他們近距離接觸,尤其鼓勵年輕學子們不要害怕開口、鼓起勇氣、把握這難得機會,也許因此為你的未來開一扇窗。
 

相關圖片:

研討會海報

研討會海報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