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現況導覽

成立:

  • 1958創校「中國醫藥學院」
  • 2003改名「中國醫藥大學」

本校學院、系所組織:

目前共有醫學院、牙醫學院、藥學院、中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健康照護學院、生命科學院、人文與科技學院等八大學院,包含23個學士班、34個碩士班、20個博士班及台中附設醫院、北港附設醫院等教學研究與醫療單位。各項研究及醫療設備完善,其中約有70% 的系所與中、西醫藥學相關,提供全國最完整具中、西醫藥學整合特色之課程,培育具中西醫藥學結合特色的醫、護、藥、技術專業人才,發展最具中醫藥特色的三大領域,包括中藥資源之開發、中藥保健食品與抗病藥物之研發,及中醫(含針灸學)之理論與應用。歷經近半世紀的深耕,本校已發展成為全國甚至全世界最具 中、西醫藥學整合特色之優秀高等教育學府,並逐漸落實中醫藥科學化、現代化和國際化,以及開創中、西醫結合的新興醫學。

校舍與校地:

一、學士校區之主要建築物有:立夫教學大樓、醫學大樓、互助大樓、實驗大樓、安康教學大樓、學生宿舍、附設醫院第一醫療大樓、第二醫療大樓、立夫醫療大樓、復健大樓及美德中醫大樓。

二、北港分部的主要建築物則有:教學大樓、活動中心、學生宿舍及北港附設醫院。

三、五權校區為本校新擴展校區,於96年11月16日正式落成啟用,係由急重症中心大樓、癌症中心大樓與教研大樓三棟建築組成;包含有癌症中心、急症暨外傷中心、腦中風中心及預防醫學中心等提供全方位且高效率的醫療服務。

四、安康校區於97年10月正式啟用,包含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員工生運動場所,增加教室及閱覽室、學生機車停放空間、教師研究室等。

五、水湳校區於107年6月11日正式動土,新校區佔地約16公頃,依據董事會推動本校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中長程校務發展目標,水湳校區使用將以教學、研發與產學合作及推廣教育為主,規劃四大功能分區為:1.教學與推廣教育。2.研發與產學合作。3.老年醫學中心。4.國際醫療教研服務中心。

中心與附設機構:

立夫中醫藥展示館、圖書資訊中心、產學合作處、推廣教育中心、中醫暨針灸研究中心、通識教育中心、教師發展中心、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生醫工程研發中心、腫瘤醫學研究中心、中草藥研究中心、免疫醫學研發中心、中草藥農林實驗場及都築傳統藥物研究中心等,兼具教學,研究及社會教育之功能。未來則以「發展中國醫藥大學為國際一流的醫藥綜合大學」、「提昇附設醫 院為國際知名的中、西醫學中心」及「設立卓越的生物醫學科技中心」為發展目標。

學生人數及師資結構:

一、106 學年度學生人數合計 7,322 人。

106學年度學生人數表
類別 學生人數
大學部 6,251
碩士班 634
博士班 373
二年制 64
合計 7,322

二、106 學年度師資:

106學年度師資人數表
教師等級 教師數
教授 179
副教授 179
助理教授 127
講師 5
總計 490

國際交流(2018)

  • 姊妹校數 134
  • 學術合作件數 190
  • 國際學生人數 429

圖書館館藏(2018)

  • 圖書264657冊、電子書362428冊、期刊1956種、電子期刊33191種、資料庫120種、視聽資料4143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