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蘇冠賓醫師、呂明桂醫師榮獲「醫師科學家」獎助

日期:2011-04-28

資料來源:臺中附設醫院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為鼓勵本院暨體系院所國內外具有博士學位之醫師或接受過兩年以上研究訓練的主治醫師,從事醫學研究,以利本院之學術發展,特別設置「醫師科學家」獎助,為本院對主治醫師學術成果肯定的重要指標。

本院第一屆「醫師科學家」得獎名單公告出爐,精神醫學部蘇冠賓醫師及神經內科呂明桂醫師榮獲殊榮。此對從事醫學研究的醫師而言,不僅是對主治醫師優秀研究的肯定,也代表本院對於學術研究人才的重視與投入。

蘇冠賓醫師,近十年來致力於憂鬱症治療之研究,不但利用天然營養物質—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縮寫為n-3 PUFAs,或俗稱深海魚油)—找到治療憂鬱症「有效且安全的新療法」,更結合在分子生物學及基因遺傳學的專長,進一步探究脂肪酸和發炎作用的關聯,找尋憂鬱症與其他疾病發生之關聯,藉以解碼憂鬱症病因。

憂鬱症的治療要能有所突破,絕不能忽略探討「致病機轉」的基礎研究。蘇醫師難能可貴的是除了發現具實用價值的臨床研究的傑出成果,更能深入探究憂鬱症的分子生物學機制,並提出病因及治療上之創新見解。

他利用動物模式發現「以餵食提高腦中n-3 PUFAs可以預防大鼠在游水壓力中所誘發之類似憂鬱行為」。利用BV-2 microglial cells的細胞模型首度發現heme oxygenase-1(HO-1)在憂鬱症的分子機轉中之重要角色。

此外,更結合了台灣在肝炎研究上的傳統,利用「C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擾素-α治療時誘發之憂鬱症」為模型,首度發現了n-3 PUFAs及其兩個代謝酵素—Phospholipase A2(PLA2)及cyclo-oxygenase-2(COX2)—在憂鬱症病因上的重要性,這項研究也間接證明憂鬱症之身體化症狀(如頭痛、疲勞…等)和免疫系統過度活化所導致的sickness behavior有所相關。

呂明桂醫師,2007年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以優秀的成績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事實上在前往進修之前,他一直在附設醫院從事臨床神經學的工作,尤其對神經疾病的電生理領域深入研究。為了擴展臨床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他決定赴德並引進新的研究方法。在整合數位化腦波、神經電刺激及穿顱磁刺激技術成功後,發現大腦皮質神經塑性的改變是可監測甚至是可調控的,不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常會表現出不同的神經塑性 (neuroplasticity)。藉由更清楚的了解神經生理及病理特性,他也針對一些動作障礙疾病的致病機轉提出新的看法,認為許多疾病的發生與腦內特定迴路障礙有關,而非單一病源。此刻他也正針對這些機轉作進一步的確認與研究。

蘇醫師表示,此次得到醫師科學家之殊榮,對其個人與團隊的研究工作是一大肯定與鼓勵,未來在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2009-2012)、跨領域整合型計畫(2009-2012)及台英頂尖大學合作研究計畫(2010-2011)的補助下,將繼續和身心介面實驗室(MBI-Lab)的研究團隊,繼續探索憂鬱症病因及治療上的重要議題。呂醫師表示,未來也會在臨床神經生理學的領域繼續研究,配合院方及國科會的補助計畫,以及持續與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合作關係,相信不久的將來應可將理論層級的研究成果延伸至臨床運用的範圍。

相關圖片:


蘇冠賓醫師(後左一)與研究團隊成員合影

蘇冠賓醫師(後左一)與研究團隊成員合影


呂明桂醫師(前左二)與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實驗室成員合影

呂明桂醫師(前左二)與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實驗室成員合影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