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03學年度傳承系列講座(四):教與學的藝術和科學

日期:2015-05-20

資料來源: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教學理念,為當今教育之主流價值,身為21世紀的教師,在教學上應有因應之道與適時轉變。尤其處於高度全球化的網路資訊時代,老師要怎麼樣才能教出學生的真正能力?此等教與學的關係乃是一門值得深究的藝術與科學。因此,本中心於5月20日特別邀請本校榮譽校友楊義明講座教授,傳承他的教學理念與涵養。

楊教授為本校醫學系第八屆畢業,之前在美國服務於 South Alabama 大學期間,即熱衷於醫學教育,曾數次當選該校及全美國最優教師。楊教授多年來,每年皆回臺灣協助推動醫學教育,同時獲選為TMAC委員。對本校附設醫院的臨床教學用心更多,推動team的觀念。本校醫學系近六年來歷經二次醫學教育改革,尤其於第二波教改改為五六年級為全面性的clerkship,楊教授親自參與課程的規劃,以及對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在教學技巧上的訓練,使本校醫學教育課程獲得 TMAC 肯定。並於 2005 獲得通過 TMAC 七年免評鑑之殊榮。楊教授可以說是本校醫學系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他榮獲多項殊榮包括:南阿拉巴馬大學醫學院最傑出臨床教師獎(2001);美國國家Leonard Tow醫學人道獎(2004);中國醫藥大學建校50週年傑出校友獎(2008)及Emory大學兒科最優秀教學獎。

楊教授認為,老師,不是傳授老師知道的(知識),老師必須做到:從轉變知識傳授進而導引與激發學生學習,而學習具有三大原則:1.先備知識2.具了解的知識3.主動學習,首先需要建立在學生已經具有得先備知識、技巧、信念上,教師教學引導與激發學生學習,去了解一個知識的意涵,讓學生有真正了解的學習,而不是教科書內容式的填鴨教學,否則容易流於背誦記憶,為應付考試的知識而已,最後則是學生要主動思考學習,反思知識與問題內容,將所學的資訊與過去的經驗作連接,得到更進一步的學習與轉移應用。

如果老師的任務是要裝備學生具有多變化性的能力,來面對挑戰性的工作:以構思來框架問題所在;以探尋發掘,整合與綜纜資訊,來創建新的解決方法;以自我學習以及合作學習來持續學習與增長。老師們就必須要有更多的知識,以及與現在徹底不同的技巧與做法,來達到這個教學任務。

最後,教學的功能就是評估與指導,評估課程知識中那些是學生已知、未知的,老師決定那些值得以深入的教學去探討內容,並讓學生能主動學習與自我思考,反思習得的資訊,轉變應用。

相關圖片:

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 辛幸珍 主任開幕致詞

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 辛幸珍 主任開幕致詞

楊義明 教授分享「教與學的藝術和科學」

楊義明 教授分享「教與學的藝術和科學」

當日研習盛況

當日研習盛況

與會老師仔細的聆聽主講人寶貴的經驗分享

與會老師仔細的聆聽主講人寶貴的經驗分享

與會教師踴躍發問與交流

與會教師踴躍發問與交流

楊義明 教授回覆問題

楊義明 教授回覆問題

與會教師踴躍發問與交流

與會教師踴躍發問與交流

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 辛幸珍 主任 致贈禮品

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 辛幸珍 主任 致贈禮品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