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下的降雨趨勢~中央研究院劉紹臣院士受邀蒞校演講
日期:2016-11-11
資料來源: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 主任
『科學不應成為信仰,要看新證據;』這是中研院劉紹臣院士從事大氣科學研究的態度。由於大氣中的變數太多,台灣公部門採行以氣候模式預測區域降雨趨勢做為因應依據,他則以實地觀測數據,獨排眾議發表強降雨隨全球温度變化的理論,在大氣科學研究領域獨樹一幟、自成一家。
劉紹臣院士表示,所謂強降雨隨全球温度變化的理論,是依據基礎物理定律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估計大氣水蒸氣隨全球温度增加7%/K。強降雨的水氣主要來自邊界層的水氣輻合,其雨量應會隨水氣增加。
其次,Trenberth et al. (2003)認為強降雨增加的程度會因為高空潛熱排放的增加而比7%/K更大。劉紹臣院士的研究主要是根據現有觀測資料了解大氣机制建立理論,再藉此推導後續發展及影響,可是,每建立一套理論,總會牽扯出更多問題;而且只要有新的觀測成果出來,就會衍生另一套解釋,理論就必須修正,所以他的研究可說是在挫折中前進。
雖然如此,2002年以來,劉紹臣院士被ISI引文索引資料庫選為全世界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學者之一,不難窺知,他的研究對大氣科學領域的影響非常深遠。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教師發展中心於9月29日傍晚在立夫教學大樓B1國際會議廳舉辦【博雅經典講座】,邀請劉紹臣院士以「全球環境變遷-全球暖化下的降雨趨勢」為題發表演講,由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振雄主持,李文華校長稱讚劉紹臣院士投入對氣候變遷研究的貢獻,並曾參與「聯合國跨國氣候變遷小組」研究報告,並協助該研究小組與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
區域性降雨會受全球暖化影響,是不爭的事實;劉紹臣院士表示,全球總雨量趨勢,受地球表面能量收支的控制,隨暖化每度約增加2%-3% [Cubasch et al. IPCC2001],過去一百年升温約0.7度,換算全球總雨量僅增加1.4%-2.1%,與觀測結果吻合。
劉紹臣院士團隊研究,在全球暖化的環境中,區域性降雨趨勢是受制于heavy-precipitation-get-heavier and light-precipitation-get-lighter mechanism (HHLL),不是wet-get-wetter and dry-get-drier mechanism (WWDD)。劉紹臣院士並且強調,以氣候模式預測區域降雨趨勢的準確度很低,,不足以做為政府調適政策的參考,擬定調適政策應多參考觀測到的趨勢。
目前,台灣的調適政策主要依賴氣候模式的預測結果,劉紹臣院士語帶詼諧的說,幸好,台灣的調適政策是只說不練。
近幾年,劉紹臣院士受邀各地演講氣候變遷的影響與節能減碳的重要性,他說,颱風將帶給台灣(及其他地區)更強更多的暴雨,前10%的暴雨每暖化一度會增加約1.5倍,加大洪水及土石流的風險,而小雨減少,相對會增加乾旱的機率。
雖然,國內調適措施大都仍在計劃階段,例如經建會、國科會、環保署都有”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研究計畫;劉紹臣院士建議台灣採取因應的調適措施(adaptation)如下:
一、台灣防洪、防旱設施現在就須要加倍,2035年時須加兩倍。
二、水資源方面,山區適合建水庫地點所剩有限,近年有在西部平原建大湖的構想,此構想類似桃、竹地區早期客家居民修建的埤塘,兼備灌溉、防旱、防洪的功能,對地下水的涵養也會做出貢獻,值得認真考慮。
三、山區的居住及開發須重新計劃,甚至須要全盤更新國土規劃,例如山區還適合居住嗎?山區的道路還值得維修嗎?
四、台灣調適工程所需資金龐大,施工時間長達數十年,急須早日啟動。
在浩瀚的研究領域探索,劉紹臣院士為學生分享從事研究的心得時表示,做自己喜歡的研究,有機會就去做、不要等,要親手去做,不要假手他人或找學生幫忙做;想更上一層樓,還要勤奮的做,如此,才會看到「新」的東西。
中央社新聞網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4407.aspx )
相關圖片: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