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結構與領導:從921與MOE到CMU~黃榮村講座教授獲邀【醫管論壇】專題演講
日期:2017-01-23
資料來源: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
每個人都希望有波瀾壯闊的一生;真實的人生,經常需要在危機與困境中步步為營。中國醫藥大學黃榮村講座教授傳授人生哲理譬喻,人生猶如棋局,從開盤布局的概念、中盤實戰到細膩的收官,要能審時度勢方能走出一片天。
有「詩人部長」美譽的黃榮村講座教授,為國內知名心理學家,活躍於教育界與政壇,在教育部長任內參與十年教改、九年一貫課程、大學多元入學議題,並推動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設置高教評鑑中心等政策,並擔任921震災災後重建會執行長,激勵災民走出悲情,從重建過程看到希望與願景;儘管角色變換,他始終保持一顆熱情的心,持續關愛與回饋這片土地。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105年12月15日舉辦【醫管論壇】,邀請黃榮村講座教授以『需求、結構、與領導:從921與MOE到CMU 』為題發表演講,吸引校內教職員及醫管所碩士在職專班同學到場聆聽踴躍,位於立夫教學大樓105講堂人潮爆滿,由蔡文正院長主持並代表致贈感謝狀。
『現今,我們身處變革的時代浪潮中,不必急著定論;』黃榮村講座教授回顧歷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教育現場,2003年6月,高中歷史課綱草案對外公布,課綱草案有兩個爭議點,高中台灣史獨立成冊;明朝中葉以後(十六世紀1500年以後)開始與世界有密切往來後的歷史,改列世界史。
2003事件,涉及高中歷史課程結構、史觀、去中國化之爭;衍生專業史家分群對抗!2014-2015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涉及歷史詮釋、細節史觀之爭(如日據日治、慰安婦之歷史問題),以及檢核小組不當介入之程序問題;形成學生對抗教育部!
2015年8月1日發生學生自殺的憾事,對此,黃榮村講座教授的看法是,過去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已被鎖死,要解套且不違正當性的,祇能部長請辭並作強力宣告。他認為,在危機中只有部長辭職,才能協助維繫教育與教育部的自由與自主性,並且把問題帶走。官如流水,才能保住鐵打的衙門!
教科書之爭,反映了台灣大環境分裂的現實,大環境不和解,雙方沒找到妥協的平衡點,玩零和遊戲,教科書即無出路。
除此之外, 十年教改論爭煙硝四起、要求教科書統編、回復傳統大學聯招、停止九年一貫課程與建構式數學、追究廣設大學與傷害技職教育之責等;黃榮村講座教授傳承的行政經驗是,教育當局要能抗壓與回應,不能走回頭路。舉例來說,建構式數學一直是世界數學教育的潮流,並不否定九九乘法表!九年一貫課程通過TIMSS之複驗(2007 TIMSS與2003 TIMSS之比較,數學與科學排名皆調前一名)。同理,12年國教若能好好處理,歷史應會還公道。況且,台灣教育處理公平與正義之獨特作法,在國際間一向頗負盛名。
至於廣設大學的教育決策,黃榮村講座教授認為,1998年台灣的出生率已開始下降,卻在隔年的1999與2000年,大幅將絕大部分是舊制私立專科的40來所,升格為學院(也就是大學)。究其原委,這是大選亂承諾的結果,教育部不見得要買單,但在這過程中卻一路被做小了!
當九二八教師走上街頭、教師組工會獲得立法院修法通過,黃榮村講座教授提醒師生不能忘記底下的觀察:台灣是資本主義社會,在教育與醫療上仍保有左派理想,但迄無左派措施。
921大地震是台灣民眾的集體記憶;災難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近十萬戶全倒半倒戶,擔任災後重建會執行長的黃榮村講座教授感觸深刻的說,大災難像一面鏡子,無情的反射出社會的困境,以及重建時面臨的三種傲慢:行政、知識、與道德。
921大地震的災害等級,從政府提列重建經費籌措觀之,可與阪神地震、911攻擊、Katrina風災(皆在1%GDP左右)比擬約屬同等級之災害,當年民間捐款救災金額高達375億元,也是歷年來全球大災變中最令人印象深刻。
可是,救災與重建過程要面對諸多不確定狀態下決策;親身參與及督導921重建的黃榮村講座教授舉例,學校重建是先清除倒塌房舍或等待司法釐清責任後再清除?中橫台八甲要不要修通?新中橫(台21)要不要全面修復?陳有蘭溪十幾條橋要不要修復?廢縣與遷村、封山的提議。由於南投是違建比例最高地區,住宅重建能否就地合法,以及概括承受災戶舊貸款再代位求償,或是將住宅重建優惠貸款中政府補貼的長期利息支出,直接送給受災戶當為重建補貼?
災後重建處理的經常是人性問題,而不是是非問題;黃榮村講座教授在災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過程的反思,災後重建經常要處理集體情緒問題,以及不同知覺方式問題。
讓人欣慰的,大型災難激發社會正面能量如:1.流傳災難中的感人故事,有助促成社會凝聚與認同(如受災個案之傳奇、上有慈濟下有國軍)。2.同理心與捐款。3.專業協助與志工蹲點(救人苦難與給人希望)。4.建立社會與社區支援網絡(有效降低PTSD與自殺率)。
在政府與民間攜手同心的努力下,921災區的新校園、新社區逐步建設發展出來,讓災民從重建過程看到未來的希望與願景,志工與蹲點式的參與貢獻巨大,促成了社區生活秩序的回復及活化、社區總體營造、中小學生多才多藝與良好的人際互動,而且提供激發了未來願景的想像,最終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黑格爾(Georg W. F. Hegel)曾說過:「我們從歷史學到的,就是我們從來不曾從歷史獲得教訓!」可是,黃榮村講座教授觀察,從921所學到的經驗:
1.對震災防範之見識提升,如學校重建時不祇提高防震係數(0.23à0.33 à 0.41g),且採U與L型建築、SRC、筏式基礎、防範短柱效應;四大流域的聯合整治等項。
2.地震預報雖仍無法作到,但利用P波與S波傳送速度之差距,已建立預警系統,應可有十餘秒之餘裕,對critical facilities(包括高鐵、手術房)之緊急因應,有相當幫助。
2005年,黃榮村講座教授接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當他三分鐘走過一段路之後,轉頭一望,校園就在另外一邊,這是一個特殊的垂直校園 (vertical campus),很少角落但利溝通,師生來往見面機會多,更應建立自信與笑容。另可促進校園與醫院之水平合作 (basic-clinical integration)、以及與他校之合作。
洞察(Insight)與覺悟是一切改革的開始。溫文儒雅的黃榮村講座教授當年致力推動三年百師、五六九教師之聘任與升等及教學卓越計劃等校務革新措施,即是掌握現況、結構、與目標,他鼓勵醫學界的菁英:「鷹派要人性化,鴿派要有進取心」。
如何培養具有人道關懷與醫者仁心德行的專業人才?台灣醫學生教育最常講的三句話:先學做人再做醫生,毋忘初衷,分辨與兼顧 job、career、及calling。
Bela Julesz:所有最優秀的人都在大學部。
孔祥重:在哈佛大學沒搶到一門大學部的課,是很丟臉的。
CMU:強調大學部教育品質的研究型大學。
校友:人的一生有 job、career、與 calling,希望進了這間大學 (醫院) 之後,我能走出可以交代的一生。
現任醫療奉獻奬評選委員會主委黃榮村講座教授時常提醒學生:1.經常回顧自己學醫的過程,毋忘初衷。2.隨時注意自己的變化,尤其是注意功利之心是否蓋住本性;3.審時度勢調整自己,以一直維持高標準又能適應環境。4.找尋志業上的學習典範。5.思考行醫之道,不管中西醫或結合醫學,都能正面看待,不失當年立校精神以及校訓。6.隨時將學習與實習當作一個自我療癒的過程,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更上一層樓的醫療服務精神及水準。
黃榮村講座教授表示,獻身公共事務或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精神,是 Max Weber在1918年發表的演講 (Politics as a Vocation),期勉學生能夠接受時代的召喚與獻身,將政治作為一種志業,而且努力培養三種特質,才有資格去掌握歷史的舵輪,那三種資質是:熱情 (對一件踏實的理想之熱情獻身)、責任感、與判斷力。用在科學與醫學,並無兩樣。
史懷哲的一生事跡,足為醫學生的學習典範。因此,黃榮村講座教授於2010~2013推動「重返史懷哲之路」的學習與實踐之旅,為亞洲首見遠赴西非史懷哲醫院,最具規模且彰顯醫學人文主軸及典範學習與義診團體。2013年與國際同步舉辦史懷哲非洲行醫百年紀念活動及募款。
大體解剖學課程已是醫學教育的核心。慈濟人闡述大體老師生前對醫學生的期望「寧願在我身上劃錯一千刀,也不要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中國醫藥大學在醫學院解剖教室旁,以甲骨文寫上「大愛澤醫」與「人文關懷」的文字立在牆上,以提醒同學常持虔敬與認真之心。
黃榮村講座教授認為,醫學教育在設計大體解剖課程時,可將其視為連接醫療專業與人文的重要環節,安排一些學習方式與儀式,包括在學習前的暑假,走訪大體老師的親人,了解大體老師的一生。更重要的,要讓學生得有機會親自感謝大體老師的家人,同時也讓他/她們覺得自己的親人真的對以後醫療水準的提升,做出了實質的貢獻。師生參與各種法會與儀式,親自向家屬表達尊敬與感謝之意。
人的成長過程經常充滿誘惑、混亂與不良的角色示範,在大學生的醫學教育中,應以當代及台灣實例說明如何堅定其認同、學習與實踐、以及走出成功的生涯發展。現任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的黃榮村講座教授表示,醫德之訓練與實踐,以及在危機時刻之專業倫理表現 (如在SARS期間醫生與實習醫學生之表現、選舉期間之病歷洩漏、在壓力下取用麻醉藥品謀殺分屍),更是其中之重點。很多事情都會在現場無預警的重複的發生,正如蕭伯納引述黑格爾的評論:Hegel was right when he said that we learn from history that man can never learn anything from history。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先打預防針,可能是增強人性正面展現,與在人性沉淪中恢復警覺回到初衷的良好作法。
2013年5月2日,黃榮村校長不甘遭立委點名退休後轉任私校「當門神」受辱,憤而請辭來凸顯立委問政對大學的傷害,在關鍵時刻顯現出來的風範,為杏壇樹立以身作則的典範,當晚有千名學生連署發起「校長不要走」慰留活動。黃榮村講座教授窩心回憶說,事後我才知道,原來那天晚上真正徹夜未眠又鬥志昂揚的,是學校的同學。
有一流的大學,才會有一流的國家;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黃榮村講座教授語重心長的惕勵知識份子,這是一個右派社會在教育與醫療上有左派理想但無左派措施的地方,社會不免民粹,公權力不應隨時準備媚俗,知識分子理應突襲出擊。要不然以後歷史會記載,應該當為社會正義最後堡壘與思想觀念燈塔的大學,對時代困局與變局,沉默以對毫無作為。但丁說的: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
中央社新聞網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8342.aspx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