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灣醫工人才創造前景~ 中國醫藥大學邵耀華院長帶領產學合作接軌世界潮流
日期:2020-01-10
資料來源: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 主任
發燒沒?醫生往你耳朵裡「射一槍」就知道了。從「耳溫槍」上市之後,逐漸取代了傳統使用的酒精和水銀溫度計,帶領跨領域研發團隊的邵耀華教授興奮的說,此一臨床醫療工程技術,也開啟了台灣醫療器材設計的新趨勢。
「耳溫槍」是以紅外線測量自鼓膜釋出的熱能,在數秒鐘之內,就可量測到正確體溫,操作方式簡易;現任中國醫藥大學產學合作處產學長邵耀華說,「耳溫槍」還具備的紅外線掃描功能,如今已成為糖尿病足部病變截肢點之依據,可憑藉著溫感,測知組織缺血壞死到那裡,精準度高。
存有一顆赤子之心、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的邵耀華教授是德州大學奧斯汀航空太空博士,因緣際會走進了生醫工程領域;回憶過往,邵耀華有很多當醫師的同學和朋友,在臨床診療的過程,難免會抱怨醫療器材使用不順手,或是遇到困難和問題,雖然是老師沒有教過的事,卻受限個人完美主義的情結,不敢問。
邵耀華教授於是取得醫師友人的信任,彼此交流實務經驗,快速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盲點,「耳溫槍」研發上市就是醫療器材在創新診療的最佳範例。
生醫工程的產業化創新,需要專業、溝通與跨領域整合;邵耀華教授分享經驗說,學術研究和創新研發要務實有用,必須以貼近大眾健康生活的需求為導向,關鍵在從「需求」去「創新」,以服務為先而非技術領先。
為因應生醫產業的快速發展,邵耀華產學長致力落實蔡長海董事長的3P策略(Paper,Patent,Product),以Stanford University產學發展為標竿,秉持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理念,強調跨領域合作將研究能量的轉譯為重點,從多元激盪到發明創新,推動親近產學的文化與制度,透過科技部的台灣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SPARK)及國際產學聯盟計畫(GLORIA),建立產業與醫療的對談窗口,找到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Unmet Medical need),也從校園內的研究團隊及醫療機構尋找創新技術,融合實務製造及臨床驗證,加速與產業鏈結,並透過專利佈局及法規認證(tFDA、FDA)協助台灣傳統產業加值進入醫材產業。
AI帶來生活與產業的變革既廣且深,中國醫大掌握全球醫療產業邁向AI化時代的契機,於去年2019年8月成立醫學工程學院,委請邵耀華兼任院長,扮演臨床需求產業化的橋梁,運用學校豐沛的學術資源及附設社醫院的臨床能量,跨領域整合,精進醫學工程技術,培育理論及實作並重,為臺灣培育具備跨領域合作的能力的醫工高階產業人才,接軌全球產學研發展,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周遭世界,創造最大的價值。
邵耀華院長表示,對於醫材產業的人才培育,將以「建立學生創業與商機觀察分析之能力」為基礎,配合醫工學院在醫療儀器/設備/裝置的開發能力,以校內跨領域社群合作模式,提出「需求探索」作為教學上的創新發想。另外,透過跨領域模式整合醫學工程與智財法律兩項專業,設置共通性學習平台,提供線上課程及檢索實習,延長教學資源被使用的廣度與時效。
對於白袍創業家的支援,邵耀華院長規劃建置「創業車庫」匯集校園及附設醫院的創意,營造友善的啟發環境,提升師生產學合作及技轉意願,同時找出特色學研團隊,藉由Demo Day協助創業團隊pitch,學校也會透過專利佈局的諮詢及協助產品法規認證,以CMU為核心,將學研團隊的創意逐步落實,以加值生醫產業鏈,標竿國際。
“快樂”是激發創意的溫床;邵耀華產學長有感而發的說,台灣生技領域不缺好人才,生技產業也不缺好題材,只是缺少專業無私的教練,以及友善的親產學環境,為臺灣醫工人才創造前景。
荀子在《性惡篇》所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相關圖片: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