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肥胖和糖尿病者福音 中國醫藥大學與美國哈佛醫學院合作團隊發表基因活化治療策略刊登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

日期:2020-09-18

資料來源: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 主任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English Version


全世界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持續上升,台灣中國醫藥大學與美國哈佛醫學院合作團隊成功使用CRISPR-Cas9為媒介之基因活化系統,具有能改造患者自身白色脂肪的可能性,將有潛力成為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療策略,榮登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獲得國際媒體與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讚賞。

這項國際合作團隊研究成果發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名為「CRISPR工程化之人類類棕色脂肪有效減緩高脂食物引起之肥胖與代謝異常」CRISPR-engineered human brown-like adipocytes prevent diet-induced obesity and ameliorate metabolic syndrome in mice;由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的台灣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王志豪博士擔任主持人,同時還被國際期刊《自然-綜述》Nature Reviews選為重點研究報導;洪明奇校長稱許台灣年輕世代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表現亮眼,令人激賞。

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目前在全世界影響約23%的成年人口,患病率有增無減。因此,如何找出治療方式針對減少肥胖和糖尿病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王志豪博士表示,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輔以設計特定的RNA 引子來開啟在人類白色脂肪細胞中內源性UCP1表達,有效使其工程化成人類類棕色脂肪細胞 (human brown-like, HUMBLE),HUMBLE細胞不僅獲得人類棕色脂肪之功能特徵,在免疫受損的裸鼠中所進行的移植治療研究也表明,HUMBLE細胞之移植有效增加肥胖小鼠之能量消耗及體重下降,並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島素敏感性。

臨床研究逐漸顯示,成年人體內具有高代謝活性的棕色脂肪之存在,不同於白色脂肪用來儲存能量,棕色脂肪可消耗體內過多能量,表明人體之棕色脂肪在對抗肥胖之潛力。低溫環境刺激人體內之棕色脂肪的數量增加、活化,亦能提高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不過,相較於白色脂肪遍布成人全身之皮下及內臟且含量多,棕色脂肪只存在於少數且深層的位置,如頸部、鎖骨上或脊椎旁,此一研究成功在把人體白色脂肪轉變成為棕色脂肪來達到治療肥胖的效果。

王志豪博士表示,肥胖人群中,棕色脂肪的數量很少,白色脂肪數量很多,轉化肥胖者原本過多的白色脂肪使其棕色脂肪化,進而增加能量消耗、血糖處理能力來作為潛在治療代謝疾病的技術非常有吸引力。

在現今著重精準醫學治療上,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特異性和針對性無疑提供了更有效及準確的治療策略;王志豪博士說,使用CRISPR-Cas9為媒介之基因活化系統,具有能改造患者自身白色脂肪的可能性,且HUMBLE細胞移植的方式,將有潛力成為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療策略。

 

【新聞資料】:


相關圖片:


	台灣年輕世代科學家王志豪博士研究表現亮眼。

台灣年輕世代科學家王志豪博士研究表現亮眼。


	《科學-轉譯醫學》期刊。

《科學-轉譯醫學》期刊。


	《科學-轉譯醫學》期刊論文。

《科學-轉譯醫學》期刊論文。


	國際期刊《自然-綜述》Nature Reviews選為重點研究報導

國際期刊《自然-綜述》Nature Reviews選為重點研究報導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