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模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跨領域合作團隊開發創新技術榮獲今年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之殊榮

日期:2020-11-03

資料來源: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 主任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為避免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假體周圍感染的併發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與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跨領域合作團隊,開發創新技術《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模具》能顯著控制感染,改善膝關節功能,增加膝關節活動角度,和減少佔位器相關的機械性併發症,造福患者,榮獲今年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殊榮。

這項由中國附醫骨科部林宗立主治醫師主導的『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應用』(Novel design of articulating spacer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prosthetic knee infection)創新技術,已獲得專利認證、技術移轉、及國際期刊發表。

計劃主持人林宗立主治醫師表示,慢性人工膝關節假體周圍感染是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嚴重的併發症,臨床治療分兩階段手術,雖然成功率可高達八至九成,卻產生不少佔位器相關的機械性併發症,導致患者膝功能變差、療程延長、及增加再植入手術困難度。

中國附醫跨領域合作團隊於是把手術摘除的人工膝關節當成原型,結合3D列印技術,包括「3D掃描」、「逆向工程」、「電腦輔助設計」技術優化改良佔位器力學結構,來減少機械性併發症,並使用「電腦輔助製造」技術生產多種尺寸,且可重複消毒使用之生醫材質假體與矽膠模具,簡化手術流程,以便臨床醫師手術方便使用。

林宗立醫師表示,研究團隊發現在慢性人工膝關節假體周圍感染的兩階段治療中,使用「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能顯著控制感染,改善膝關節功能,增加膝關節活動角度,和減少佔位器相關的機械性併發症。

「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的優點包括:1.多種相應尺寸的假體與模具,使佔位器製作流程簡化,不增加額外手術時間,且達到個人化的精準醫療;2.具多種力學優勢,包括相對應的股骨與脛骨幾何形狀、匹配的尺寸、平衡的間隙、極平滑的關節面、凸輪和凸柱的限制力、平穩的固定;3.生醫材質股骨與脛骨假體、矽膠模具非常耐用,容易清洗和重複消毒使用,極具成本效益;4.能顯著控制感染,改善膝關節功能,增加膝關節活動角度,並減少佔位器相關的機械性併發症。

中國附醫跨領域合作團隊開發的「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創新技術,已分別取得中華民國及中國大陸專利,並於2017年技術移轉至長陽生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由該公司進行後續東南亞各國醫材許可、製造生產及行銷販售,以擴大商化收益。

中國附醫跨領域合作團隊成員包括,骨科部林宗立主治醫師、陳賢德部主任、蔡俊灝主治醫師、馮逸卿主治醫師、中國附醫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陳怡文副主任、謝明佑副研究員、蔡政憲研發工程師等七人。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係中國附醫與亞洲大學及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合作成立,專攻3D列印的新創醫療團隊。

 

【新聞資料】:


相關圖片:


	研發團隊蔡政憲工程師、謝明佑助理教授、陳賢德主任、蔡俊灝醫師、林宗立醫師、馮逸卿副院長、陳怡文副主任合影。(左到右)

研發團隊蔡政憲工程師、謝明佑助理教授、陳賢德主任、蔡俊灝醫師、林宗立醫師、馮逸卿副院長、陳怡文副主任合影。(左到右)


	林宗立醫師(左)與蔡政憲工程師測試生物列印機。

林宗立醫師(左)與蔡政憲工程師測試生物列印機。


	林宗立醫師與蔡政憲工程師設計繪圖。

林宗立醫師與蔡政憲工程師設計繪圖。


	林宗立醫師做電腦繪圖。

林宗立醫師做電腦繪圖。


	矽膠模具創新產品。.

矽膠模具創新產品。.


	
		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模具,中國附醫創新技術獲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殊榮


	 

新型人工膝關節感染治療用活動型佔位器模具,中國附醫創新技術獲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殊榮  


	台中日報。

台中日報。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