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球是需要靠大家來保護的~中國醫藥大學《蔡長海諾貝爾講座》李遠哲院士專題演講「全球暖化與人類的未來」

日期:2023-10-19

資料來源:通識教育中心 徐玲珊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全球暖化,不是將會發生的事,而是已經降臨!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院士受邀中國醫藥大學《博雅經典講座》專題演講表達內心的憂慮,人類正在改變地球的大氣層,導致極端氣候、乾旱帶來的森林大火;急降雨帶來的土石流、水災,已屢見不鮮。李院士語重心長的提醒,我們這一代人要努力做好,才能讓下一代生活變得更美好!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院士曾擔任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對於全球暖化議題態度非常嚴肅;李院士以「全球暖化與人類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憂心忡忡;在演講前,他心情分享去美國夏威夷看望孫女被問說:「爺爺,你那麼努力到世界各地跑,做那麼多演講,是因為你要把更美好的地球帶給我們這樣嗎?聯合國最近談到『2050年淨零排放』,地球溫度也會上升的1.5度C,這樣是美好的世界嗎?我回答:「不是,『2050年淨零排放』、升溫攝氏1.5度C的世界,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我孫女又問「爺爺,你這麼努力,地球卻變得更壞?」我回答:「不是,如果我不努力,地球會變得很壞很壞,人類就無法存活,爺爺做的是不只是保護地球,而為了人類所做的努力。」
 
我們看到宇宙大爆炸,大概90億年後才有太陽系的形成,大概在10億年間地球才慢慢地冷卻穩定下來,大氣主要有重要的氧跟氮,而生命的現象發生後,人類也是在50多萬年前發生之後,傳播到世界各地。李遠哲院士說,我們是生活在地球的表面,表面有地心引力,很多氣體吸附在上面,大氣層對太陽,就是能量,對地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們人類的活動正在改變大氣層!一萬年前,農業的誕生,開始在人類社會發展,大的建築也開始出現,當時男性在外打獵,收入不可靠,女士在農地種植,所以那時候是母系社會很大的象徵。到了200年前,工業革命發生後,發生很大的轉變,有蒸汽機後,開始挖取地底下燃料使用,能量要用多少都從地底下挖。當然,這個轉變對人類的影響非常非常大。工業革命發生的時候,電動馬達、引擎等等,但是對太陽的能量很少運用。
 
這2000年內,人口不斷增加,尤其在工業革命後,人口遽增,記得1950年那時候,我讀高中的時候,地球乘載25億人,很舒適的;但之後人口一直增加,30億、40億,對全世界的環境會變很嚴重,現在人口多少,有70億!
 
人口的增加,影響大氣層,地球誕生且穩定後,主要有氧跟氮在大氣層,對人類很重要的,太陽跟地球放出去的能量,很多都是受大氣層的影響跟控制,所以如果我們改變大氣層,就會改變人類社會的生存。
 
50年前,我在加州大學當教授時,波音要做超音速的飛機,到美國飛機大概在一萬公尺高的天上飛,但超音速飛機引擎溫度很高,會產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臭氧層會被破壞,所以那時候很多人討論波音公司會破壞臭氧層,這問題討論很多、很深,很多教授討論不可以有超音速飛機,但是像杜邦公司認為不會、不用擔心。那時候很多教授說:「我們不擔心一氧化氮,但是現在人類使用的『氟碳化合物』用的很多很多,世界到處都有,我們吸進去的時候,會影響人類,氟碳化合物在高空被陽光照射之後,把碳跟氯打斷之後,氯原子會破壞臭氧,會形成循環,這個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很多影響。
 
在1985、86年時,在Montreal開了一個會,在加拿大,有2位科學家主訴要停止使用「氟碳化合物」,那時候大家都同意已開發國家都不可使用「氟碳化合物」,發展中的國家需有限制的使用。那時候科學家發現,大氣層的影響,危害到人類的存活而做出的建議,而得到專家的同意,這是很好的科學家行動,來改變人類行為發展很好的例子。
 
所以大氣層、臭氧的破壞與氟碳化合物的使用,確實是改變人類的未來。但是目前我們社會的發展,能源的使用一直在改變溫室氣體、大氣層、太陽能量進來的溫度不平衡,是目前非常嚴重的事。所以看到燃料的使用,第一個想到是汙染跟健康問題,會看到台北、吉隆坡,世界到處都迷濛濛的,非常不好,沒有風。但是污染這塊,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濃度一直在上升,人類發展得過程,每經過10萬年左右,就會有一個冰河期、暖化、冰河期、暖化。我們現在很怕的是,冰河期過了,溫度很高的時候,我們二氧化碳濃度一直在增加,現在已經超過百萬分之400pDm,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這小小一段,一直在上升,如果做分析的話,可以看到每年春、夏、秋、冬的二氧化碳的濃度是不一樣的,夏天的光合作用比較強,二氧化碳會比較低一點。
 
 
在2018、2019年,已經超過一百萬分之400pDm,而且還持續升高,這很可怕,為什麼呢?溫室效應指的是太陽給地球一些能量,大氣層會給一部分的能量吸收。以前大氣層溫室氣體比較少的時候,地球放射的能量比較不受到大氣層的影響。所以隨著溫室氣體的增加,我們會看到地球的暖化,這當然是太陽的溫度很高,可是地球的溫度低,地球放出去的能量肉眼看不到的,波長比較長,而這波長會被溫室氣體而吸收的,所以太陽跟地球的溫度不一樣,溫室氣體對兩個是非常不一樣。
 
我們看太陽照射的光譜,如果在大氣層的上面看陽光照耀地球的時候,會看到大氣層的會是這樣,氧氣在這會吸收,分解成氧原子,形成臭氧,就會吸收更長一點的光,所以大氣層的下面,會看到紫微光差不多就被兩個臭氧吸收。比較長的波長是被水吸收的。如果看全球溫度的變化,現在已經不只增加1.5度,從二次大戰經濟蕭條開始上升,從那時候已經增加1度左右。所以上升1.5度C是很快的,溫度到底有多少的影響呢,很多科學家做很多研究,像小島、獨特的環境。看極端氣候,以前我們記得2度C的時候,很多人在討論,那時候認為2度C是很壞,但不是那麼的壞,但2018年的研究發現2度C是不能的。但我們已經沒辦法避免1.5度C。冰已經融化,海水上漲,已經不可逆了。這是很可怕的事。
 
嚴重的問題是,人類正在改變大氣層,大氣層的改變,陽光注入地表的能量,比地表灌出去的多,這是全球暖化。冰層融化、海水上漲、城市淹水,這是幾個世紀都無法逆轉,一旦發生,都不可逆,不可能的,下一代可能就無法存活。也許年輕的一代,會想上一代怎麼把這樣的地球留給我們,我們都有責任,不是「2050年淨零排放」、升溫攝氏1.5度C可以達成的。我們在改變地球的大氣層,氣候變遷帶來的不可逆,會讓很大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另外,全球暖化不是相對發生的是,事實已經是發生了。
 
李遠哲院士說,最近極端氣候帶來的加州或澳洲森林大火、水災、日本的洪水、這些已經發生,2011年我被選為國際科學理事會理事長,在里約熱內盧開第一次有關環境變遷的問題,在會議中,我覺得有責任讓政治家了解全球暖化的問題,所以在紐約開了一個會,要讓全世界政治家了解全球暖化會帶來的問題。現在富裕的國家承諾,2020年開始,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的資金,到2025年調高捐款金額,這些其實都沒有做到,富有的國家其實都沒有做到。
 
雖然政治家醒過來了,但程度不夠,沒有帶來實質的轉變,所以從1900年開始溫度一直提高,人類慢慢地無法存活在地球上,這也是我剛剛提到孫女講的:「你要把我們帶到更好的境界嗎?」。我說:「不是啊!但是淨零排放跟1.5度C的世界,是不理想的」,你看社會的混沌,上位的政治家,致力發展「蓋發電廠」、「企業界不要擔心,電都夠」。不能這樣走下去,所以全球性的問題需要有全球性的組織來處理喔。
 
我們台灣人口密度高,雖然陽光普照,得到很多陽光,但澳洲或是其他國家,人居是很少的。這個問題不是台灣單獨能解決的,也不是節能減碳就能簡單解決,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是無止盡的把化石燃料取走,但我們要靠陽光、自己的土地能量來支持生產。有的人說為什麼不到澳洲做陽光,澳洲一定很高興?但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把陽光轉為電,如果能轉化,我們就有辦法解決。從這觀點來看是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性處理,沒辦法從單一國家處理,很難。從社會發展來看,人類已過度開發,我們要尋找不一樣的發展,生產、消耗太多。如果我們學會將太陽的能量轉換過來,把陽光轉換為能源,這是科技可以解決的,但我們要學會如何做。
 
能量的轉變,氫經過蒸氣轉變,不能繼續的,還是要靠陽光,很多地方不夠,我們要如何轉換為氫,運送到世界各地,這是很重要的任務。我們人類在52億年前就已經移民到世界各地,但是我們要靠太陽給我們的能量,地球發出去的能量給人類平衡才能存活下去,而且大氣層對人類是很重要的,可是我們正在改變我們的大氣層,如果我們不停止的話,繼續改變大氣層,我們沒有未來,也許沒有辦法存活下去。
 
今天的演講是很沉重的,可是你們的努力,可以帶來不會那麼壞的地球,這是年輕一代要努力,我們這一代人沒做好,但是如果要讓下一代生活變得更美好,要做很大的轉變,氣候變遷已經面臨危機的時候,大家好好的努力,我們要共同來努力。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0月19日晚在水湳校區卓越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辦【博雅經典講座】,邀請《蔡長海諾貝爾講座》李遠哲院士以「全球暖化與人類的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講,由李正淳特聘教授主持,洪明奇校長、楊良友國際長等校院主管和師生參與踴躍,會後並開放提問,會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絡;洪明奇校長懇切叮嚀,年輕的一代學子要知道,地球是需要靠大家來保護的,如何轉變全球暖化的地球,這是中國醫藥大學很大的責任,我們要怎麼走,這是大學的社會責任。
 

相關圖片:


	李遠哲院士專題演講

李遠哲院士專題演講


	洪明奇校長與台下師生互動熱絡

洪明奇校長與台下師生互動熱絡


	李遠哲院士專題演講

李遠哲院士專題演講


	李正淳特聘教授主持

李正淳特聘教授主持


	洪明奇校長致贈李遠哲院士感謝狀

洪明奇校長致贈李遠哲院士感謝狀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