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時光停格》門諾人的老相簿⋯開創嶄新兒科造福病童

日期:2025-01-23

資料來源:花蓮門諾醫院 口述/楊義明 前小兒科主任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花蓮門諾醫院新出版《時光停格》門諾人的老相簿⋯紀念專輯,邀請前小兒科主任楊義明醫師/教授,以過來人身分回首開創嶄新兒科、造福病童的歷史故事⋯
 
楊義明醫師走上行醫之路,除了受到在鄉下行醫的父親啟發,與門諾醫院也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在他從美國受過完整一般兒科及小兒血液腫瘤學科訓練返臺後,在門諾醫院肇建東部第一個兒科部以及兒童癌症治療團隊,並與留德的小兒神經科醫師樂俊仁,共同為門諾醫院住院醫師的醫學教育,創下當時在臺灣數一數二的聲譽。
 
「從小多多少少就聽到有門諾醫院,因為那時候的醫療是最先進的,美國、加拿大的宣教士醫師來行醫,以為主服務的精神,完全免費替原住民看病。」楊義明說,1958年,小學5年級時被父親送到花蓮市就讀花師附小,寄宿在經營雜貨店的外祖父家,地點就在門諾醫院斜對面轉角,「所以我小時候就在門諾醫院門口長大!」
 
其實不只是在「門口」,他可說是在「醫院裡」長大!受日本教育、大學畢業於英語系的姊夫,當時就在門諾醫院擔任翻譯,為只會說日語的原住民,和來自美國、加拿大的宣教士醫師溝通,他當時就常到姊夫在醫院的宿舍串門子;即便後來離鄉背井就讀中國醫藥學院,連6年暑假他都到門諾醫院打工,在放射室協助病患照X光及檢驗室幫忙。
 
打工時間他就被醫院安排住在宿舍裡,與院內醫師、護士朝夕相處,結識當時的宣教士醫師如薄柔纜、富瑞生。他說:「我成為基督徒受到宣教士的影響非常大,我在大學5年級受洗也是受到宣教士的感動!」1970年在門諾醫院實習1年後服兵役,退伍後在門諾會贊助來回機票的支持下,遠赴美國受訓7年,接受完整一般兒科及小兒血液科醫療訓練。
 
1980年回臺就重返門諾醫院服務,由於一般兒科及血液癌症科是他的專長,同時具有臨床教學經驗及熱誠,在當時開始建立實習學生,實習醫師以及住院醫師的訓練。時任院長薄柔纜醫師就讓他負責住院醫師的醫學教育,因為對醫學檢驗領域也有接觸,並接任檢驗室主管。他說:「很快發現,花蓮地區有不少兒童癌症患者,所以我就開始做小兒癌症方面的治療,當時臺灣還沒有實施全民健保,癌症治療非常昂貴,所以一定要有基金會來援助!」
 
楊義明找專精醫療寫作的醫學院同學王英明幫忙,王醫師介紹《聯合報》醫學記者楊憲宏給楊義明,接著前來訪問。他在花蓮待上1週,從早到晚來醫院訪問每一位病患、家屬,也坐在門診或和醫師一起查房。他很受感動,也受到很大的震撼。隨及寫專文介紹門諾醫院兒童癌症的治療成效及有愛心的社會醫療服務。報導刊出,一位臺北商人來到花蓮,偶然看到報紙,就坐上計程車到醫院說要捐款,支票一開就是8萬元,在當時不是小數目。從那天起連續一個月,醫院社工助理每天都有寫不完的捐款收據,基金一度成長到4、5千萬元。
 
他回憶,那時候院內所有孩子的醫藥費,都有醫院社工服務資助。門諾也建立兒童癌症治療團隊,加上有完善的住院醫師系統,以及護士、社工人員,孩子出院回診都會追蹤,追蹤率達到百分之百,療效都比其他地方好,讓門諾在兒癌治療躍升全國指標,臺灣兒科醫學會選定門諾為東部地區教育中心,甚至,在花蓮舉辦首次全臺兒科醫學年會。1982年楊義明醫師也與臺北醫學院林守田教授,馬偕醫院梁德城醫師,長庚醫院楊兆平醫師,以及臺大醫院林東燦醫師一同建立臺北兒童癌症治療集團,就是現在臺灣兒童癌症治療集團(TPOG)的前身。好幾年之后也舉辦了全臺灣小兒血液癌症科醫學大會。
 
這段輝煌時期還有另一位功臣,在楊義明初返門諾服務隔月,他聽說留學德國的兒童神經科醫師樂俊仁神父被天主教會差派到花蓮教區,就主動拜訪他,兩人志同道合,樂俊仁便向主教申請週間到門諾從事臨床醫療工作,週末牧會。他回憶與樂俊仁共事的時光:「就是我們兩個人把整個兒科撐下來,我們還輪流值班訓練住院醫師。」
 
楊義明與樂俊仁所帶領的兒癌治療團隊共同締造小兒血癌八成以上存活率的成果,在當時被認為是奇蹟,讓臺灣各地許多家長都帶病童到花蓮門諾接受治療。
 
同時在他們共同帶領下,也為門諾的醫學教育創下非常好的聲譽,成了當時花蓮地區的教學重鎮,培育許多優秀醫師,包括陳麗雲小兒科診所院長陳麗雲醫師,以及羅東糖尿病名醫游能俊醫師,當初即是受到門諾醫院的訓練與栽培。
 
楊義明說,當時門諾醫院的教學方式是完全採用嚴格的美國式臨床教學(Bedside Teaching)。陳麗雲是於1984年來見實習,後來,並留下來接受小兒科住院醫師訓練。對她的印象是極度聰明且非常好學,記得她和游能俊醫師曾經同時獲選為全院最佳實習醫師。
 
由於當時花東地區沒有小兒心臟科專科醫師,樂俊仁便安排陳麗雲前往臺北榮民總醫院,在他的好友時任小兒心臟科主任黃碧桃門下受訓。受訓期間陳麗雲用心學習,在黃碧桃教授指導下,於小兒科醫學會發表心臟超音波研究論文,受到極佳評價,並獲選為當年度小兒科最佳住院醫師論文首獎。
 
結訓後,她返回門諾小兒科服務。由於她的優異表現,也讓臺北榮民總醫院看見門諾對於醫療服務和醫學教育的品質,同意讓榮總兒科醫師輪流來門諾支援值班和醫療技術,幫助當年的門諾小兒科渡過人力不足的難關。
 
門諾醫院小兒科在歷屆的主任以及醫護人員的耕耘下,在花蓮地區已深獲民眾的信賴與極佳的口碑,隨著醫療環境和民眾需求的提升,仍不斷在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上尋求突破,除了在既有基礎上更求精進,更持續擴展新的次專科,引進新的檢查項目,提升病童的醫療照顧,並提供更多的社區醫療服務。
 
門諾小兒科這些優異的成果,要感謝當年草創時期的楊義明醫師,他為門諾的醫學教育和小兒科的醫療照護品質建立這麼美好的基礎與典範。
 
後記:楊義明醫師門諾醫院服務期間,特別安排兩位兒科醫師到美國受訓。黃國樑醫師接受新生兒科訓練,陳興湳醫師接受血液癌症科訓練。兩位年輕新秀返院接任工作之後,楊醫師在門諾醫院工作告一個段落,再度赴美國在醫學院執教,並且繼續兒童血液癌症的研究以及治療。楊醫師於2014年由美國知名Emory大學以榮譽教授退休,接著返臺在2014至2017年間擔任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及兒童醫院顧問。
 

相關圖片:


	吳鏘亮醫師、張文信總執行長、楊義明醫師、東基呂信雄總執行長(左起)

吳鏘亮醫師、張文信總執行長、楊義明醫師、東基呂信雄總執行長(左起)


	小兒科楊義明醫師(左一)、樂俊仁醫師(右一)查房

小兒科楊義明醫師(左一)、樂俊仁醫師(右一)查房


	門諾醫院出版《時光停格》門諾人的老相簿一書

門諾醫院出版《時光停格》門諾人的老相簿一書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