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遠方捎來的平安信---台大實習手札

日期:2010-03-30

資料來源:醫學系 七年級實習醫學生 林子堯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鳳凰花花開花落,時光飛逝,筆者在台大醫院實習已逾半年。這段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有披荊斬棘、更多時候是如履薄冰。
 
回想初至台大時,嶄新的生活與陌生的環境,令我飽受「Pre-intern恐慌症」之苦。此外,台北複雜的單行道也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當年先總統蔣中正曾觀魚兒逆水而上,今朝換成警察伯伯看我逆行而招手,未入寶山,倒先收到一張「學費」。所幸職前訓練時,學長姐熱心的介紹環境,以及教導我們這批菜鳥如何抽血與靜脈注射,不安的情緒才得以紓緩,準備迎接這充滿挑戰性的一年。
 
今年台大實習醫學生共168位,開訓典禮時也要再三調整隊伍才能「一網打盡」。面對陌生的人山人海,我不禁想起「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書中所提到的:「陌生人,是你遲早會認識的家人。」如今半年後再度審視這張大合照,少了份「Foreign Body」的感覺,多了些「Big Family」的溫馨。
 
眼科實習點滴
 
筆者一開始是在眼科和精神科實習,因而印象特別深刻,在此稍作簡述,或許能達到點。台大眼科的氣氛相當融洽,教學內容也非常充實,實習期間,除了知識的教導外,還安排很多臨床實際操作,包括沖淚管、拔睫毛、做基礎淚液分泌測試(Shirmer test)以及幫病患戴隱形眼鏡等。最難忘的是,每星期三下午會到水源市場買豬眼睛回來練習顯微手術,看著總醫師學長用顯微鏡駕輕就熟的修補靈魂之窗,自己卻需要花費好一番功夫才勉強過關,就不由得佩服學長的慧眼與巧手。
 
精神科實習點滴
 
在精神科部分,台大精神科的陣容相當龐大,帶領我的林朝誠老師和林秉義學長都相當親切且學識豐富。林秉義學長雖然是第一年住院醫師,卻已擁有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博士學位,同時身兼講師,令人欽佩。不久前恰好是林秉義學長的大喜之日,新娘子正是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第四十四屆的陳逸加學姐。婚禮盛宴上遇到了許多中國畢業的學長姐,驚喜連連。每天晨會總醫師學長姐會挑出許多案例和大家討論,晨會結束,開始照顧病人,晚上值班則跟著學長姊看急診照會。有時候運氣太「旺」,可就整夜難眠了。與中國醫藥大學比較不一樣的是,台大精神科門診的初診患者,是由實習醫師先接案,然後由主治醫師再看一次,增加不少挑戰性。此外,也有機會觀摩到腦部電氣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實習過程中,許多以前學的都能派上用場,每到此時便由衷感謝母校師長們的傾囊相授。
 
整體學習概況
 
整體而言,台大因Intern人數較多,臨床上分擔的病人較少,但個案探討的深度較深。個案報告後的討論時間之長,常常會超過報告本身時間。另外不同於他院的是,台大的實習內容還包括打針和抽血,老實說,剛開始這真是一項困難的挑戰,隨著一針針的失敗,病人的臉色越變越難看,甚至會要求換人來抽。不過,逐漸上手之後,那「一針見血」的成就感也著實美妙。
 
談到教學風氣,台大上至老師、下至住院醫師學長姐,都相當熱心教學,當同學提問,學長姊們總是不厭其煩的一再解說。我也發現,台北學校的同學普遍敢於發言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報告時氣度從容、落落大方。記得剛到台大實習,聽了一位輔大同學的報告,其英文之流利與台風之穩健,令人眼睛為之一亮。這或許是輔大長期PBL訓練下來的成果吧。
 
半年下來,認識了許多來自各校的朋友,平日在醫院大家共同打拼,遇到休假,大家也會相邀一同出遊,這種「Team」的感覺真的很讚。自己一有空也會回母校與同學們聚聚,除了聯絡感情,也相互交流醫院趣事,朋友間的鼓勵與打氣,往往讓人感到心裡暖洋洋,也更鬥志高昂。最後,寄望在各地實習的同學們,都能順利完成這一年的實習生涯,迎接嶄新人生!
 
 

相關圖片: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