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旅美校友陳寬正學長贈送心臟科心臟節律器收藏品

日期:2010-04-28

資料來源:心臟科 張坤正主任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心臟節律器,俗稱的電池,50年前首度試驗性的使用,用以刺激心臟,改善心跳過慢疾病;如今,全球已有將近四百萬人使用了這項裝置,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心臟節律器包括體外人工心臟節律器(使用於緊急情狀,刺激時胸口較有疼痛的感覺),以及體內人工心臟節律器(又可分為暫時性或永久性的)。事實上心臟電刺激開始於18世紀中葉,研究對象一直放在動物身上,一直到了二十世紀中葉才有突破性的發展。

Albert S. Hyman在1930年與他的哥哥,一個工程師,開始著手設計「人工心臟節律器」當時的機器重量重約20公斤,相當不方便攜帶,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發展與改良,近代心臟節律器的雛型在1950年左右誕生了。

1958
年在瑞典的Karolinska學院執行臨床上第一起體內人工心臟節律器植入,此節律器是由Rune Elmqvist所設計,並由外科醫師Ake Senning利用開胸手術將電極連接到心肌。該設備在三個小時後失敗,隨後植入第二個裝置而維持了兩天。世界上第一個接受可植入式心臟節律器的患者Arne Larsson,終其一生更換了26個不同的心臟節律器。
   
永久性心臟節律器發展至今,整個心臟節律器系統包含三個部分:一個心臟節律器、一條或多條電極導線、以及程式控制儀器。種類也包含單腔、雙腔或三腔型的心臟節律器,也包含許多模式以因應病患臨床的需要。隨著電晶體的發展,電池科技的進步,以及多位先驅的研究發展。現代之節律器已越來越小、壽命越來越長、功能越來越強大,符合正常人生活之所需,為病患提供更良好的解決方案,而挽救並改善無數人的生命。

相關圖片:
















歷史性人工心律調節器,
由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第一屆校友旅居美國的陳寬正醫師致贈

歷史性人工心律調節器, 由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第一屆校友旅居美國的陳寬正醫師致贈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