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倫理與防治英文抄襲!成大外文系劉繼仁特聘教授分享計畫論文寫作的案例與實務見解
日期:2020-11-19
資料來源:教師發展中心
近年來違反學術倫理的案件層出不窮,研究者的學術誠信不斷受到高度檢視,科技部亦將其列為申請計畫時的審查重點。有鑑於此,本校教師發展中心定期舉辦一系列學術倫理課程,期能藉此增進教職員生對學術倫理之認知與素養,以積極維護本校之學術倫理。
科技部近年來審議違反學術倫理案件中,以「抄襲」佔多數。因此,特別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劉繼仁特聘教授,在11月19日舉辦的專題講座講述「學術倫理與防治英文抄襲」。劉教授目前亦為成大外文系主任,學術專長是E學習、數位英語學習、行動與環境感知學習、教學系統設計等。2016年更榮獲李國鼎榮譽學者殊榮。
劉教授開宗明義地指出:「抄襲或剽竊是一種「不合法或不道德的引用」,只要我們無法用適當的方式標明某個概念的來源,讓讀者誤認為這些想法是我們自己本身提出的,就是抄襲的行為。」他更進一步的提到:「所謂「抄襲」,指的是不僅是未經過原著同意或未經修改的抄錄他人的文字和段落,或是引用他人的觀點、概念或論證時並未加註來源或合理使用,為一種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典型的抄襲,可由文字及引用方式看出抄襲的企圖」,劉教授解釋抄襲的文字行為包含:
一、欺騙、欺瞞:原封不動地將其他文章以自己的名義整篇呈交(因而自然也未註明出處)。
二、直接使用他人部份文章,同時未註明出處。
三、拼湊寫作、同時未註明出處。
四、改寫後未註明出處。
五、直接使用他人部份文章,但有註明出處。
針對「避免抄襲的改寫」,劉教授建議:「在改寫的時候,必須整理合併不同出處的文章,在不扭曲偏頗原作者的觀點之下,重現文章的意義與內涵,並能加上自己的說明與詮釋自身觀點」。總結來說,「改寫」是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作者以自己的話重新創作的寫作方式,是避免抄襲的有效方法。最後,劉教授更分享數則改寫(paraphrasing)案例讓與會老師們能明確地認知與學習。
相關圖片:
回前頁